巴西龜
學 名: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
英 名:Common Slider、Red-Eared Slider
科 名:澤龜科(Emydidae)
別 名:密西西比紅耳龜、紅耳泥龜
分 佈:北美洲、中美洲與南美洲(目前已引進到全世界)。棲居在溫暖的淡水河流、溪澗、池塘、湖泊等地。
生態習性:本種可算是最有名且最廣被飼養的澤龜,一年可產卵數次,每次產約6~11枚卵,卵於60~75天後孵化,雄龜在2~5年左右到達性成熟。本種屬雜食性,以小魚、小蝦及藻類為食,但幼龜時期較偏向肉食性。適應力相當強,一年四季皆可發現其活動,沒有冬眠現象。巴西龜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地方都有明顯的歸化現象,在全台灣中、低海拔之湖沼、溪流,公園內,皆可發現其蹤跡。
型態特徵:背甲長約20~28公分,背甲扁平略呈橢圓形,後緣略成鋸齒狀,趾有利爪,後腳有蹼。頭部兩側眼後有明顯的紅色縱紋,喉部有黃色細條紋,背甲為橄欖綠色或綠褐色上有黃色條紋,腹部為黃色有黑色斑紋。
※附註:本種雖稱之為巴西龜,但卻不產於巴西,到底是為什麼而稱為巴西龜並不得而知。
巴西龜的選購與飼養
1、選購方法
  健康的龜背甲硬且完整無缺,體厚、背甲明亮呈淺綠色,眼睛明亮睜大,鼻孔乾淨流通,頭後部及四肢伸縮自如,會爭食餌料,有的會爬到其他龜背甲上休息,總之,要選擇活潑有活力的龜。
2、養龜箱的構造
  所有的龜都喜歡在水中停留或吃東西,也喜歡在陸地上休息或曬太陽。龜沒有鰓,用肺呼吸,它不可能長久停留在水中,因此在水中停留一段時間後,必定浮上將鼻孔部分露出水面呼吸換氣,所以養龜箱無論你如何設計,原則上必須有水有陸,最好是水陸各佔一半,水陸間要設一爬梯,為龜爬上陸地的通路。坡度在20度左右,以便龜類輕便上下。
3、龜的飼養與餌料
  (1)巴西龜有曬太陽的習性但又不能久曬。室外養龜箱不能放在陽光長久直射的場所,必須有遮蔭設施。如果在室內養龜可在距龜箱30厘米處安裝一紫外燈每天照射15至20分鐘。注意箱內龜逃逸,最好加網蓋。冬天水溫下降讓它冬眠,夏季可能的話,白天可將龜拿出去曬太陽,晚上收回。
  (2)養殖不宜太密,應大小分級,龜也會弱肉強食,如大量養龜應隔間分養,普通30至40個一個間隔,便於管理,可促進生長。
  (3)龜是雜食性動物,自然界的野生龜類,多半以肉食為主。飼養時投喂小魚、小蝦、豬肝、紅蟲、蟑螂等。餵食料要投在水中,但水中不要放卵石,以免飼料在石縫隙中腐爛,影響水質。
  (4)保持水質清潔,經常換水。另外,經常清理水底砂。避免細菌和害蟲繁殖。
4、巴西龜眼病治療方法
   巴西龜眼病稱白眼病,為水質污染引起的感染。將龜從水中取出,放置於陰暗處,使其眼中的膜狀物流出,可以餵它一些動物肝臟。
  用氯黴素或其他消炎類眼藥水點眼,每天一至兩次,或者用青黴素藥劑以每一千克龜體重4.5萬單位餵食一至二次;或用棉簽或新毛筆尖蘸著1%的夫喃西林或1%的雷夫奴爾水溶液,每天塗眼兩次,再放入清水中。基本上六天可治好。
      雄龜除尾部粗大外,前腳趾趾甲特別長.雌龜大於雄龜,每年產2-5窩蛋,每窩約10-15顆左右.在90天左右孵化.幼龜體色翠綠十分可愛,因此廣受世界各國大量引進.巴西龜需經常做日光浴.也有高度群居性.在與其它龜類混養時必須注意巴西龜屬比較具攻擊性的龜類,較不適合與較溫和的熱帶龜類混養.
      幼小的巴西龜可以毫無困難地用一個平底容器飼養,塑膠盆,塑膠槽或盒、水族箱都很合適,水不要太深。市售的一種平淺塑膠槽–中間有個島和一棵塑膠椰子樹是最不適用,因為(1)太小. (2)無法加裝電暖器.(3)誤導使用者把小島當餵飼料的地方。因為巴西龜完全在水中攝食。

一個理想的養育場所須有一些特定最低要件。每隻幼龜要有五公升水的活動空間,而水深不應超過龜體長度,好讓龜到水面呼吸時腳能撐到地。同時也必須為它們用磚塊、石片做個島,浮島不適用,因幼龜常爬不上去而白費力氣。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島和裝飾物不要成為危險的障礙物,把小龜卡住而遭淹死。

幼龜所能適應的水溫約為攝氏25度;天冷時,容器上面的空氣也應加溫,在養殖箱上加裝一盞罩燈便能兩全其美。若水溫仍太低,可在水中加電熱管–盡可能是可調節溫度高低的。

特別重要的是巴西龜要有直接受日光照射的機會,可將養殖箱置於陽台或窗台,如不可能的話,每週須給幼龜一、兩次紫外線照射,每次約三至五分鐘。紫外線燈不可太接近巴西龜,以免光線過烈而造成傷害。還是以日光照射最好,不過應注意所用的容器玻璃不要濾掉了所須要的紫外線。整個夏天可將幼龜養在陽台上。為防被鳥叼走,可在箱上覆網。絕對要預防巴西龜爬出養殖箱,因為巴西龜的「爬」功很高明。

如果養殖箱上長了青苔,這倒無妨,但不能讓箱中的水發臭。要緊的是應定期換水,否則因溫度高,水中又有排泄物和吃剩的飼料,幼龜便生活在一灘濃濃的臭水裡了,這種環境會促進病菌增長,故應至少每週換水一次。

成龜所需的養殖箱要大得多,以便它們有足夠的活動空間。一隻長大的巴西龜至少須要一百公升水的活動範圍!若是四腳朝天掉下水,它會因為翻不過身來而淹死。養殖容器大小也有導致龜甲發育不良的病例。大塑膠盆、水族箱或大型木製容器裡面鋪上塑膠布均可作為養龜槽。以有排水孔的槽最為方便,因其易於經常換水及清洗。水泥槽若是新做的,為謹慎起見,可塗上安全塗料,或多次澈底清洗,以防水泥中滲出有害物質經水溶解後進入動物體內。水槽中須設一個固定的(非浮動的)「島」也可以懸掛方式,並且要能讓龜容易爬上去。可用木材或塑膠板,上面包人造草皮或棕墊。或用塑膠盆裝石子或沙置於、掛於槽中當做「陸地」亦可。

槽中陸地或島上的一部份可用土、泥炭或沙填成,每隔些日子把此部份弄溫。雌龜在這片土中所產的卵最有機會孵化出來,(天冷時)以燈光照射這塊陸地更佳。最好不要用沙或石子輔在槽底,因為這樣會增加換水及清洗的困難。因溶解在水中的物質對龜的健康影響至大,所以過濾設備並不能完全取代換水。
 
摘自Yahoo知識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C 倫子 的頭像
    CC 倫子

    CC 倫子的部落格

    CC 倫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